2023年“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典型案例(范文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典型案例(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2年“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典型案例(范文推荐)

发扬工匠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

“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典型案例

——xxx职业高级中学 xxx

xxx,男,x年x月生,中共党员,高级教师,高级技师(汽车维修工一级)。在xx多年的从教生涯中,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立德树人的育人方针,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关爱学生、心系学生、团结同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不平凡的事业,先后荣获云南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禄丰县优秀教育工作者、xx州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这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xxx老师多年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工作,在加强自身技能培养提高和学生应用技能及工匠精神的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培育教师工匠精神。

古语有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不论是传统的师徒还是现代职业学校的师生,在培育工匠精神过程中应首先关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师傅和教师。“工匠精神”包括“工匠”和“精神”两个方面的特质。“工匠”指的是技术技能的传授,“精神”指的是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追求卓越的育人精神。教师是否具有“工匠精神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xxx老师作为一名中职学校教师,一直坚守着这一理念。

1.加强自身良好师德师风,培养自身工匠精神。

姜老师工作中坚守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行。对教育教学工作做到一丝不苟,专注于教学科研和自身教学技能的提高,通过自身良好的师德师风加深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通过自身言行熏陶培养学生敬业、精益求精和创新的工匠精神。姜老师先后荣获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学校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2.教学科研中培养工匠精神。

将教学中的问题、体会等融入教科研中,姜老师在教科研中精益求精,并将教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是促进自身个性化发展的基石。比如在汽车维修专业课堂教学中提炼学生的各种问题形成教学项目,在实践教学中发掘技术问题形成科研项目,以提升教科研水平。在教科研过程中对学术问题勇于提出新观点、不断追求技术极致,是培育教师工匠精神的独特途径。

3.项目化教学中培育工匠精神。

项目化教学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姜老师通过项目化教学,大力推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提炼汽车维修服务岗位典型任务,确保专业技能指标和关键能力指标体现在单项任务中,学生学习目标明确,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职业能力的提升;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按模块化方式组织教学内容,以项目的形式对汽车维修技术边讲边练,讲解中侧重实践运用;在传授职业核心技能时,注重职业素质教育,按照职业专项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的顺序教学,达到汽车维修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同时,在传授专业能力时,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项目化教学发扬了教师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培育教师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

4.企业实践中锤炼工匠精神。

通过企业实践能服务企业发展、提升技术技能,培养自身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职业人才培养质量大有裨益。姜老师先后到云南辉腾汽车修理厂、上海大众、南京新能源等企业进行实践,通过实践掌握了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应用技术需求;通过企业实践,掌握了汽车制造、汽车维修领域在生产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等,推进企业实践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结合实践改进教学方法,发掘学校技术服务企业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掌握汽车制造和汽车维修领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技术研发和关键技能应用能力,使自己的实践水平、工匠精神的得到有效提高。

二、多途径、多形式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1.通过学生责任意识、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孕育学生工匠精神。

对于汽修专业的学生,培养其工匠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责任,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当今社会,由于责任的缺失而导致的事故太多太多,有的时候,由于你的一次小小的操作失误,都会造成重大的事故。对于汽修专业的学生来讲,将来要成为一名汽车维修工,身上所承担的责任会更大,因为他们肩负着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家庭的生命。因此,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非常重要。对于中职学校学生,姜老师要求学生从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比如,整理好宿舍内务,搞好宿舍卫生,严格遵守校规校纪,认真听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老师布置的作业,能做到不需要老师监督就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通过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2.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日复一日的磨炼,是对自己技艺不断提高要求的过程总结。要让学生初步具有工匠精神,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实践训练。什么是汽车维修,汽车维修具体应用在哪些地方?实践,是最能让学生直观感受职业所需的方法,也是最能培养出学生工匠精神的方法。教学中姜老师不断控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汽车的传动系统实践教学中,通过学生进行拆装训练,明白动力是怎么样从发动机到轮胎。让学生思考怎么情况下是影响汽车动力传动,当需要更大马力的时候,怎么对汽车进行改装。如此,使学生充分了解汽车各个系统的责任与应用,使学生热爱职业,可以脚踏实地、不急不躁的工作。

在汽车拆装实践中,学生可以很快完成一套零件的拆装,但是并没有对其技能进行总结掌握,这样是无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教学中姜老师以汽车拆装实训为例,阐述如何在汽车拆装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第一,实训室安全责任合同。在学生每次进实训室前,教师告知学生在车间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着结实、合身、清洁的工作服。不带有金属的皮带、扣、手表、戒指、项链。腰部不挂钥匙。戴工作帽,穿安全鞋,戴工作手套等等。在实训室内不能嘻闹等等。教师在每一次实践前纷发任务书,学生在任务书上签名,并再次明确安全责任。

第二,对上次的实践进行总结,明确本次的实践任务,所需完成的实践目的,所需运用的工具。检察工作台,检察所需的工具,并对工作台和工具的情況进行相应登记。

安排好工作台的工作位置,如工具放置的位置、拆卸下来螺丝钉放置的位置,拆卸下来的零件的放置位置。即可以专门的工具箱放置工具;专门的小配件盒专门放置小配件;工作台上可以先贴数字,拆装的零件按顺序摆放,同时在数字的旁边固定一个小盒子,专门用于放置螺丝、塑料扣等。

第三,将所需拆卸的零件从一个地点转移到另外一个地点时,一定要走指定的通道。毕要时,使用相应的工具进行转移。

第四,每进行拆装一次,进行一次小记录,例如,使用什么工具进行拆装,拆装过程顺利;拆装过程不顺利,原因是什么,解决人是谁,解决方法是什么等;什么样的拆卸会引起零部件损坏,如何避免。

第六,始终保持工作场地的整洁,把工具或零件留在指定的位置放好。

第七,当所有零件拆卸完成后,开始进行组装。组装过程中,每进行一次组装,进行一次小记录,比较与拆装之前的区别,写下可能产生区别的原因。

第八,组装完成后,检查工件是否可以使用,进行记录。如可以使用,记录正常使用;如不可使用,记录可能原因是什么,解决人是谁,解决方法是什么等。

第九,整理工作台,检查是否有漏装的螺丝钉、小配件,检查并记录是在第几步漏装。归还拆装零件。

第十,整理工具,记录工作如的使用情况,工具使用情况。记录工具是否损坏,是否需要更换等等。归还工具。

清理工作场所,关掉所有电气设备的电源,上交任务书。

通过大量的拆装练习,让学生了解汽车结构、判断汽车的故障,掌握汽车拆装技能,更重要的是养成学生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不断提升维修质量和良好的习惯。例如,拆下的细小部件应习惯性地规放在不同编号或不同规格的盒子里,且不同规格的盒子的摆放位置应该遵循规定,这样可以节省来回的时间,提高拆装效率。又如,在拆装阀体盖等多螺孔的构件时,要求学生做两遍旋紧,第一遍将所有的螺丝同时塞进螺丝孔,先定位;第二遍再将螺丝扭紧。学生自行对比可以发现,一颗颗扭紧会倒致最后一颗螺丝很难扭紧。再如,装多孔结构件的时候,要求学生对角拆装,可以保护螺纹孔。教师可通过行动导向教学,让学生找出对角装拆跟顺序装时的异同。以学生为中心的练习让学生在过程中检查、评价,不断追求效率,不断演绎“工匠精神”。

3.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大部分中职生都处在青春期,性格外向、活泼,注意力不易集中,自我意识强,喜欢动手操作。相对于教条、呆板的理论讲述,图片、视频更容易引起中职生的注意。基于中职生的心理特征、生理状况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姜老师将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效率,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点。(1)教师作为引导者,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亲身感受行业文化以及工匠精神在当今社会的实际意义,要求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要做到认认真真,力求完美,从而培养学生对职业的热情和不断探索的职业理念。(2)教师将工匠精神的内涵,以中职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体现出来,例如,通过课堂活动来展现工匠精神,利用多媒体播放《大国工匠》或其他有关工匠精神的纪录片,引领学生走入各行各地工匠的世界,感受不同行业的工匠精神。(3)通过在课堂开始创设问题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于课堂,使学生思路始终跟随教师。

中职学校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是提升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是中职毕业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障。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影响着其职业能力的高低,关系着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教学工作中姜老师一直以“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学生提供培养工匠精神的条件保障。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培养了一批以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工匠精神是衡量国家发展的尺度,是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强大推动力,是企业立足市场的重要保障,是从业者职业道德指示牌。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少年强,则国强,中职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关系着企业的建设,影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相信在更多的像姜老师一样践行初心使命、为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大国小匠的中职教师的力下,一定能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和大国小匠,为“2025中国制造”贡献所有中职教师的力量。

推荐访问:工匠 育人 大国 “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