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的教案人教版范文(精选5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角的初步认识的教案人教版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案人教版5篇

第1篇: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案人教版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方法与过程: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通过制作角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情感与价值:让学生在练习、创作的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 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数学王国认识一位新朋友------角。说说你认识的角。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回答,可能会回答在哪见到过角。可利用媒体出示些生活中的角。

2、出主题图找角:

师:“角”有时非常的淘气,常常藏在我们周围的事物中,这些角到底藏在哪儿呢?现在请同学们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出示课本主题图,让学生在图画中找,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课件上出示这些角)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

师:老师也找到一些物品,这上面有角吗?谁来说给大家听?你能出来指一指角在哪吗?(根据学生回答,在课件上演示出学生指的角)

(2)、师:哦!老师明白了,原来角是这样的!(板书: · )这个是角吗?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同桌交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1)小组讨论找出角的各部分:

师:刚才大家找到的这些都是角,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回答出这些角都是尖尖的,都有两条直的线,或者都有一个点,两条直的线)

(2)归纳小结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把这个尖叫做角的顶点,从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学生: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板书并全班齐读。)

2)让学生感知角:

师:请同学们举起你自己的三角板,给同桌指出其中一个角的顶点和边。摸一摸它的顶点,什么感觉?再摸一摸它的两条边,又有什么感觉?(学生汇报感觉:顶点是尖尖刺刺的,两条边很光滑很直的)

3、学习用尺子画角。

(1)师:同学们,你们会画角吗?那怎样才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呢?四人小组自己研究一下,想个方法画一个角,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师巡视,展示一两名学生自己画的角,简单说说画法)
(2)师:哗!老师刚才看到很多同学都想到方法画出了一个角,同学们真聪

明,下面老师有一个又快又好的画法,你们想学吗?

(课件演示画法,

演示后让学生说一说,师示范画角,并说明画法:先画一个顶点,再用尺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个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师:你们能用这个方法再画一个角吗?(找学生板演)
(3) 师:(展示学生画的角)画得真好,你能标上它的各部分名称吗?(请学

生板演各部分名称)
4、动手操作,做角。

(1)师:同学们画得真好!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用自己的小手做一个角,

好不好?你们面前有两根小棒和一张纸,你们能用它们做出一个角吗?看谁做的最好!(学生展开活动,教师巡视)

(2)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做出的角?(展示学生作品,注意让学生说出所做的角的各部分名称,指出用小棒做的角是可以活动的)

5、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引导学生观察活动角,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变化:

师:请同学们把用小棒做的活动角的两条边张开收小,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角的两条边张开时,角就变大,收小时,角就变小)

(2)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其实角是有大有小的,老师这儿有一个角,你能用活动角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教师和几名学生比较,指出让角变大就要让两条边张大)

师:你能再做一个角比老师的角小的角吗?(再和学生比较,指出让角变小就要让两条边收小)

(3)(课件出示课本练习八第3题的两个角)师:猜一猜这两个角谁大?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纷纷发表意见)

师:刚才有的同学说用重叠的方法验证一下,那我们在电脑上试一试,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电脑演示两个角重合的过程,学生发现两个角一样大) 师:原来这两个角是一样大的!大。

(4)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角的两条边张开越大,角就越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P40页的1、2、题。

2、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

3、学生创作画。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第2篇: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案人教版

《角的初步认识 》

教学设计:范振雨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教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判断角。
教学准备:课件、大三角板、小三角板每生一副、自制活动角等。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好,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师出示图形)
  (预设:生:圆形、半圆。学生猜测之后,取出这个圆形)
  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预设: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追问:“咦!你们这次为什么不说是圆形呢?
  (预设:学生们都会迫不及待地说:“这里有角,刚才的图形没有角。”)
师:原来小朋友是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建立角的表象
1.找角
师:其实还有很多角藏在我们身边的物体上噢,同学们,观察校园生活情境图,你能找到角吗?(出示课件)伸出小手指指,角到底藏在哪?(一定要让学生说出角的具体位置。如果学生指不出角的正确位置,师说:“其实在我们数学里,规范的角是这样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之闪烁物体的角,并抽象出角的图形。
2折角

师:很好!同学们刚刚找到了很多的角。现在拿出老师课前交给你们的白纸,请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用他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学生动手折角

3.观察角
师:同学们都做得非常棒,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展示一下他们做的角。

展示学生的角。选出典型的三个角锐角指教钝角。

师:为了方便大家观察,我把这三位同学的角放大画在黑板上。

选用学生的作品画出锐角、直角、钝角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角,想一想这三个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4.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学生汇报发现的共同点(预设发现了尖尖的点,两条直直的线)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看到的两条直直

的线叫做角的边。
(教师边指边说,示范正确的指角方法。)
师:所以我们说“一个角有(  )个顶点和(   )条边。”

5.课堂练习 (出示课件)

(二)感悟角的大小
1.出示活动角

拿出教具,说出它的顶点和边。
2.变一变
师:老师要用它变出一个角,变角的时候你们要用心噢。
师:好,我们先把角慢慢变大,用心观察,角变大了吗? 
师:再把角慢慢变小,再来一次,慢慢变大,慢慢变小。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是怎样把角变大的,

怎样变小的?
学生在老师引领下说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

开越大,角越大,张开越小,角越小。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现在同学看老师在黑板上画的角,看看他

们谁大谁小?(先画一个锐角,再用红色粉笔延长)

学生汇报两个角一样大。

老师引领学生总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比一比
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比一比两个角的大小。(巩固刚学习的只是)

(三)画角

师:同学们已经对角有了初步认识,而且我们在生活中有那么多

角,同学们想把他们画下来吗。

师:好,现在先请同学们交流思考如何画,然后自己画一个角。

学生尝试画角。然后全班汇报展示。

师:同学们都探索精神,下面请观察老师是怎么画角的。

出示课件画角,之后请同学们再画一个角。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出示课件)
四、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结合板书回顾全课)
2. 老师请每个同学回家当一次老师,你们愿意吗?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考考你们的爸爸妈妈,让他们找一找“生活中的角”,看看他们找的对不对,把你学到的知识将给他们听听。

板书设计:

认识角

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大小

与边的长短无关

第3篇: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案人教版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三角板,剪刀,活动角,圆纸片,五角星纸片等。

【学具准备】直尺,三角板,圆纸片,带孔木棒,绳子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认识它吗?(五角星)想得到它吗? 

生:想 

师:老师要把这颗智慧之星送给这节课发言最积极、表现最优秀的小朋友,大家有没有信心得到它。 

生:有 

师:一看大家就信心十足,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你可真聪明,那你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 生:指角 师:不错,这就是它的角,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角,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认识角好吗?(板书角的初步认识)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 

1、 联系实际,找角

师:小朋友们刚才能够指出五角星中的角,一看大家就很聪明,老师忍不住想考考大家,我们这里有一张美丽的校园情景图,大家能找出这幅图中隐藏着的角吗?我要看看谁的眼力最好。 

生:到前面指角 

师:看来大家个个都是火眼金睛,这么快就找出了这里面的角。

3、找生活中的角。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

[设计意图:立足三维目标,让课堂和谐平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身边找角,并且互相说说,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对碰二:初步感知,指角认角

1、指角。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注:所有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2、出示红领巾、数学书。这些平时用的实物中有角吗?谁来指一指?

3、引导正确指角。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不是,这是个点)。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4、同桌互相指角。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 ),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

5、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6、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想不想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打开数学书39页看谁先找到答案。

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设计意图: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教师没有去急着帮学生纠正语言与动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把学生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几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然后自然地引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对碰三:小组合作,折角

1、折角。师:(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

2、指一组学生将折的角贴在黑板上。

3、还有不同折法的也过来贴上 (有不同折法的贴出),对折出来不是角的要让学生指出并说明理由。

4、说一说折的角的各部分名称,

对碰四:动手操作,做角

1.做角。

  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初步认识了“角”这个朋友,那么现在我们动手来做一个角。

  学生选择材料自己做一个角,然后交流。

  师:你还能用什么做成角呢?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角,问题的挑战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经过努力形成了材料不同,形状、大小不同的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体会角的大小。

  (1)教师演示活动角(两条边张开一些):你发现角怎么样了?怎么会变大的?(板书:张开)(两条边收拢一些):这个角怎么样,怎么又会变小的?

  (2)小结:角的大小就是两边张开的大小。

  (3)改变角的大小。你能把自己做的角变大变小吗?学生上台展示,教师结合讲评。出示圆形纸折的直角,能做一个比这个角小一些的角吗?那么小很多的角应该怎么折呢?演示钉子板上的角,把刚才做的角变大些,变小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感知角的大小是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为下面比较的大小作好准备。]

   3.比较角的大小。

  (1)观察法。师生拿出活动角,教师做出一个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小和角,找两个小朋友的角和教师的角比。怎么样?(学生回答)

  (2)重叠法。①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个小朋友的角,谁的大一些?②学生想办法比较,指名上台演示,得出重叠法。一条边要对齐,看另一边张开的大小,再确定角的大小。③巩固重叠法。同桌做两个角,比一比,教师巡视,指名两个学生演示一下。

(3)体会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①教师拿出活动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大的角。

   ②把角的边剪短,思考:这样的角小了吗?

   ③学生说理由并用重叠法证明角的大小没变。

④用自己的胳膊形成一个角,把角变大,再变大,想想,你的胳膊变长了吗?把角变小再变小,想想你的胳膊变短了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又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4、课件出示对碰主题: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小组讨论,代表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操作、小组讨论使学生直观地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开的大小有关。]

对碰五:体验感悟,画角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中有角,只要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师: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

1、学生看书,勾画出画角的方法,边画边读。

2、学生尝试画角,指几名同学板画。

3、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

4、再画一个角,标上角的各部分名称。

三、泡泡堂。

1、辨认角。课件出示书上第1题

学生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位听,并说出理由。(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辨别角的过程中,建立清晰的角的概念。)

2、数角。课件出示书上第2题(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前面建立起来的角的概念,使学生对角的特点、角的构成有了更深的认识。)

3、比较角。课件出示书上第3题(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开的大小有关。)

4、一张正方形纸,剪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设计意图: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拓展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5、总结升华。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做了角,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第4篇: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案人教版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东巩完小 郑明华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情感目标: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认识角的本质特征。

2、画角。

教学准备:课件、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师出示一五角星,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喜欢这个吗?你们想要吗?那怎样的小朋友可以得到五角星呢?(上课认真听讲,举手积极的同学就可以得到),看看哪个同学、哪个小组能获得星星多,有信心吗?

2、那你们知道这个图形为什么叫五角星吗?你能指指看哪是角?

3、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些图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初步感知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看看哪些地方有角?(课件出示校园场景)。【学生先找,然后教师操作媒体,把相关角标志出来】

2、其实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角,请你找找看。(小组活动)

3、指一指所找的角。

4、用手摸一摸三角板上的角,说一说角是什么样的?(尖尖的,两条边直直的)

5、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现在我们把这些角的外衣脱掉,来仔细看看。(课件显示三个角,逐渐隐去外形)

师:指第一个角,这个点叫什么?(生:起点。顶点、点)师板书(顶点)这两条呢?(生:边)师板书(边)

师:请同学们指出第二个角和第三个角的顶点和2条边,看你指的是否和大家的一样。

小结: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一个顶点、2条边)

6画角:仔细看看,老师是怎样画角的,然后我找人说一说。(师画角,然后学生说出画角的方法)。你能像老师一样画一个角吗,并且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学生动手操作),展示学生画的角,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画的。

7、判断:

师:角爷爷过生日,设宴请客,客人都是角家庭的成员,瞧(课件出示)这些图形都说自己是角,赶来参加宴会,请你用孙悟空般的火眼金睛帮角爷爷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说出你的理由。逐个判断:1、两条边没有连上离得较远;2、正确的;3、一边是曲线的;4、两条边没连上;5、正确的。(学生逐个说明理由)(课件出示)

三、操作,认识角的大小

1、折角

(1)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试试吧。如果你有了答案,悄悄地和同桌说一说,还不知道的孩子轻轻地打开书P39,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折角的。

(2)学生折角,师巡视指导

(3)展示最快的学生做的角。(让生拿上来)这是一个角吗?它的顶点和边都在哪儿?让折好的同学把你折的角指给同桌看看,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儿?

2、做活动角。

(1)师拿出一个活动角:老师这儿有一个角,(师扳动角的两边),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我这样儿的活动角?用上老师发给你们的两根小棍。试试吧!(生做)

(2)展示两生做成的角(大小明显的):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师:对,角是有大小的。(再展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那有什么办法知道?

师:这个办法真好!同桌的孩子也像这样把活动角比一比,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看谁的大,谁的小,比出结果了吗?

(3)认识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程度的关系。

师:咱们再做一个“变变变”的游戏,把你们的活动角拿在手上,(师也拿在手上)请变出一个比你们手上的角要大的角。再变大点?你是怎么做的?(请一生示范,把边叉开一点,角就可以变大点)再请全班做。咱们继续变,把你们手上的角变小点,再变小点,又是怎么做的?(把边合拢一点。)

(4)那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跟边的什么有关系?分四人小组讨论。

(5)抽一组生说。

(6)师小结: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条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7)我这里也有两个角,一个蓝角,一个红角,它们都说自己大,请同学们当当裁判,到底谁大,好吗?(课件)

四、练习:(课件)

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

五、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其实,角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一一学习的。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

第5篇: 角的初步认识的教案人教版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单元的《角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1.下面我对教材做简要的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图形,再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掌握角的基本特征,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学生首次研究角,暂时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联系生活实际建立有关角的表象。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说教学重难点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系统理解,所以本课的重点是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

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用以下教具来辅助教学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放满各种图形的不透明布袋(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圆形、六边形)、小棒、两根硬纸条、

三、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堂教学正在经历从黑板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历史演进。师生能在白板上自由地操作,面对面地交流互动,以及实现多种信息技术的整合,为学生搭建了有效学习的平台。本节课我准备利用电子白板独特的功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升思维。根据这一理念教学中我采用了直观情境教学法、演示操作法和自主探究法等,在学法的选择上则是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的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努力使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第一个环节:图片引入,揭示课题

课初我以学生非常熟悉的三角形和五角星的图片自然引出今天要学的新知识:角

第二个环节:观察感知,建立表象。

这个环节中,我又设计了四个层次的教学

1.找一找,抽象出角

为了让学生直观的从常见物体的面上找到角,我先出示了情境图,然后利用白板的图层排序功能,将其中的三个图形请了出来。在学生仔细观察后,提问思考: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呢?

再根据学生的发现,从实物上抽象出角。

为了方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研究,我运用白板的拖动副本功能,将这些物体的角抽象为数学上的角。

2.摸一摸,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摸一摸三角尺上的角,感受到角有一头是尖尖的,角的两边是直直的滑滑的等。

再用屏幕记录器演示画角的过程,指导要先画一个点,再画两条边,最后做好角的标记。在此基础上点击角的不同位置,以揭示角各部分的名称,逐步出示,以便增强学生的无意注意,并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此时,再请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什么是角?使刚刚摄入头脑中有关角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整理过程,初步建立角的表象。

3.辨一辨、找一找

当学生对于角有了初步的认识后,请学生判断下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

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了白板所具有的容器功能,让学生自由参与选择,增强了练习的趣味性。

接着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再回到生活中找一找物体面上的角,强化对角特征的理解,感受到角就在我们身边。

第三个环节:动手操作,实践体验

1、做一做

利用神奇墨水的功能,打开小博士送给大家的礼物:两条硬纸板和一个揿钮,再让学生开展做角的活动。

根据学生做出的角的情况提出疑问:小博士为大家准备的材料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小朋友做出的角却是各不相同的呢?

开展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然后利用自制的flash,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两边张开的大,角就大,两边张开的小,角就小。继而用这一观察法直观判断钟面上形成的角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2、比一比

照样子用两块大小不同的三角尺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明确当直接观察不能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时,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来比较,让三角尺动起来,进而得出结论: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折一折

视频播放折出大小不同的角的过程,并用拍照功能呈现可能出现的折角情况,再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比比角的大小,深化感知。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改变了传统枯燥、单一的方法,巧妙结合白板诸多独特的功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的同时,也让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有效。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能强化重点、明确关键,使新知有效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因此我让学生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最后就是课外延伸,让学生课后拿出剪刀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掉一个角,看还剩几个角,比一比,谁的剪法多,

本节课,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通过动手操作、互动合作等课堂学习方式,最大化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白板的帮助下,我们真正地实现了“转译”功能,即将学生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图形、符号;实现了“对话”功能,即让教材、素材成为学生对话、操作的对象。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微型教案,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利于对知识进行梳理。

以上就是我的板书设计,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推荐访问:人教版 教案 精选